紙巾被限購,雞蛋也緊缺
“紙巾在當?shù)厝丝磥?,是目前好的禮物。超市里的衛(wèi)生紙每人限購一袋。”澳大利亞江蘇總商會副秘書長賈曉龍目前居住在墨爾本,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后,很多人都去超市搶購各種紙巾,目前澳大利亞很多超市對特定的幾種商品是限購的,比如紙巾、卷紙、廚房用紙、消毒紙巾等。
賈曉龍說,除了紙巾,雞蛋算是特別緊缺的商品。“有些超市已買不到雞蛋了,酒精和口罩也缺。在澳大利亞口罩基本都是‘期貨’,比如賣家會說下周二可以買,但時間到了,賣家自己也沒收到貨。”賈曉龍告訴記者,事實上,街上戴口罩的主要是華人,其他人很少戴。
“超市里的東西總是很快被搶光,然后又很快填充滿,所以人們是不必恐慌的。我常常在中午時看到貨架是空的,但第二天一早,貨架又滿滿當當。”
“有的小超市已賣斷貨了,有些超市對老年人很友好,早上7點開門先留出1小時給老年人購物。”目前在悉尼留學的南京姑娘張同學表示,超市入口會有消毒紙巾等,供人們擦拭提籃和手推車。
大學開始上“網(wǎng)課”
今年是張同學在新南威爾士大學讀書的后一學期,2019年圣誕節(jié)前,她從南京趕往悉尼,去上學校的“暑期課程”,“我還有三門課,想暑期先學一門,正式開學后再上另外兩門,這樣‘分流’后學習壓力沒那么大,也能按原計劃5月回國,沒想到澳大利亞疫情逐漸嚴峻起來。”張同學告訴記者,學校經(jīng)常通過郵件通報疫情發(fā)展情況,學校多少人確診,已確診的人現(xiàn)狀如何,還會發(fā)電子版的防疫指南,每個教室和大屏幕前都張貼了防疫指南。
“上周連續(xù)三天學校里有新增確診病例,于是學校把課程改為在線課程了。”張同學稱,上網(wǎng)課的效果并不好,看著屏幕容易走神,還犯困。“還沒有返回澳大利亞的同學反映,因為上網(wǎng)課要先翻墻,很不方便,信號也差,整節(jié)課都在不停掉線。”張同學說,上課體驗不好,老師改進了不少技術(shù),來增加互動。“比如可選擇打開屏幕、舉手、在PPT上做標記,老師都能看到。”張同學說,盡管如此,1個老師對20個同學,也確實顧不過來。“后來老師決定把錄音給大家,無限次回放。”
“這邊有的公司開始讓員工居家辦公了。很多小學、中學也停課或開始上網(wǎng)課了。”賈曉龍告訴記者,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,孩子停課在家,沒人帶孩子是很難處理的一件事,但隨著部分公司開始居家辦公,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。
聚集活動暫時被取消
那么,疫情之下,在澳大利亞生活的華人,生活有沒有受到影響呢?賈曉龍告訴記者,有影響,但不是很大。“商會的一些聚集活動都取消了,現(xiàn)在我們在家的時間比較多,算是一種自我保護,而且東西方文化不太一樣,我們本來就有存儲食物的習慣,比如疫情發(fā)生前,我們就儲備了米面油鹽等,生活沒受太大影響,而很多外國朋友以前沒有儲備的習慣,他們現(xiàn)在也開始搶購面包、牛奶、點心之類的食品。雙方的相同點在于大家都喜歡買西紅柿、青菜、胡蘿卜,所以現(xiàn)在這里的西紅柿特別貴,已漲到每公斤9.9澳幣(折合人民幣40.73元左右)了。”
在悉尼留學的張同學也表示,對自己影響不大。“平時我主要是學校、家、圖書館三點一線,現(xiàn)在也依舊是這樣,只是出門買東西時會多買一些,但超市離我家很近。”張同學說,“以前澳大利亞的防控措施不嚴,沒有集中隔離的概念,近看當?shù)匦侣務f,防止疫情蔓延會做一些隔離舉措,還有一些封鎖措施,比如,從當?shù)貢r間20日晚9時起,除澳大利亞公民、永久居民外,其他人員不得入境澳大利亞。”張同學說,也看到澳大利亞的防疫在加強。“我的室友在一家兒童醫(yī)院基金會上班,上周基金會的一個400人的募捐活動因人員聚集不利于疫情防控被取消了?,F(xiàn)在,澳大利亞人們的社交距離是1米至1.5米。”
“春節(jié)時,看到國內(nèi)在抗疫,在澳大利亞的華人也在行動,當時,澳大利亞江蘇總商會和南京總商會第一時間發(fā)起了募捐活動,大家共捐贈了近9萬澳元,并緊急采購了醫(yī)用口罩發(fā)往江蘇、湖北的定點醫(yī)院。”賈曉龍說,維多利亞州是江蘇的友好省州,當時也一起協(xié)商物資捐助事宜。“現(xiàn)在澳大利亞的疫情嚴峻了,很多江蘇的朋友也回饋了愛心,讓人非常感動。”他說。